网站首页 企业情况 企业业绩 企业荣誉 企业文化 学习园地 人才中心 联系我们
微信公众号 x
有什么可以帮到你
联系我们
所有产品

当前位置:首页 > 行风新闻 > 冯正霖副部长在全国公路水运工程平安工地建设推进会上的讲话

 
冯正霖副部长在全国公路水运工程平安工地建设推进会上的讲话
【字体: 】 【 更新日期:2012/9/18 7:51:54 】 【 浏览次数: 次 】

落实责任 强化监管 全力打造平安交通行业

——冯正霖副部长在全国公路水运工程平安工地建设推进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部组织召开的全国公路水运工程“平安工地”建设推进会,今天就要结束了。这次会议实际上是以现场会、经验交流会的方式,研究推广“平安工地”建设活动开展以来涌现出来的好典型、好做法,推进“平安工地”建设取得更好的成效。国家安监总局苏洁司长代表总局专程到会指导,刚才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交通建设行业在安全生产领域取得的成绩,结合全国安全生产状况,有针对性的指出了交通行业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工作努力的方向,我们要认真组织落实好。下面,结合会议有关内容和讨论情况,我讲三点意见。
  一、 平安工地建设活动扎实有效开展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一系列决策部署,部党组决定从2010年3月起,在全国交通建设领域开展为期两年的公路水运工程“平安工地”建设活动。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高度重视,一把手或分管领导亲自挂帅,因地制宜组织活动实施。通过广泛宣传、强化基层、夯实基础、树立典型、确定标准,形成了各方联动、整体推进的工作格局,应该讲,活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交通建设生产安全事故上升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2010年,全年事故死亡人数首次控制在100人以下,交通建设行业百亿元投资死亡率指标低于全国建筑业平均水平,有力的促进了交通运输业快速发展、科学发展、安全发展和协调发展。
  ——安全生产意识明显增强。通过召开动员会、现场交流会,举办培训班,发放宣传资料,组织知识抢答赛,在官方网站和平面媒体上开设专栏,发送安全生产手机短信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平安工地”建设活动的意义,营造“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良好氛围。参建单位和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明显增强,工地上按章作业的多了,违规操作的少了;对事故隐患敏感性强的多了,无动于衷的少了;逢事必想安全的多了,安全意识“疲劳”的少了,逐步形成了“我要安全”、“我会安全”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行业新气象。
  ——安全监管制度进一步完善。制定实施了一系列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对施工现场的安全设备配置、安全生产费用的使用管理等方面进行规范,实现了安全监管从静态到动态转变,从粗放式到精细化转变,从被动、滞后向主动、超前转变。安徽积极推行“管理制度化、制度标准化、标准流程化、流程精细化”,先后创立了“一校、一志、一会”、和“三阶段风险分析与预防”的安全管理模式;马鞍山大桥项目推行“单元预警法”,划小管理单元,实现提前预警、有效预防,提高了安全系数。云南出台了《职(民)工驻地管理办法》,将安全监管的关口前移。湖南全面推行安全“分区”管理制度,提高了行业安全监管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辽宁积极推进安全生产信用“双联”建设,提高了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力度,在施工单位引起较大反响。
  ——安全管理手段不断创新。一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加强对安全生产薄弱环节和工程关键部位的防控,取得明显效果。甘肃武罐高速公路在隧道二衬台车上安装摄像探头,对所有隧道施工人员配备芯片安全帽,实现进出洞人员的跟踪定位管理。湖南汝郴高速公路利用“电子眼”对全线重点、危险部位的137个监控点位实行全过程、全天候的远程视频监控,增强了安全管理的时效性。广东博深高速公路将中国移动通信信号引进隧道掌子面,实现了应急抢险的通信畅通。二是改进安全管理方法与技术举措,取得实效。云南大丽高速公路在隧道内安装“逃生管”,配备应急食品箱,提升了应急救援能力。隧道逃生管的安放虽然麻烦,但确实是应急救援的有效措施,保证在隧道关门等突发事件发生时,作业工人有逃生的空间,赢得宝贵的营救时间,实现有序逃生。这项措施以及电子门禁、人员定位监控等手段,在有条件的地区和项目上应当大力推广。南京四桥N3标以安全帽编号作为识别码,设立“一站式”台账,实现了一线工作人员岗位教育全覆盖,实施“家庭式”和“军营式”相结合的队伍管理模式,实现了日常管理的刚柔并济。安徽泗浒高速公路将工地成功的专项方案作为教材,增强了安全教育的实用性。
  ——安全标准化建设明显加强。大力推进行业安全监管标准化建设,在隐患治理、安全防护、应急工作、安全教育、安全管理信息化等方面都提出规范化要求,改善了安全生产设施设备和工艺,规范安全生产行为。全国已有河北等14个省市制定了“平安工地”创建标准,大多数地区陆续对省级示范项目进行了阶段性达标验收,积极推行安全防护措施“工具化、定型化、标准化”。福建落实临边洞口防护、桥隧工程施工等安全生产标准化要求;上海实现了公路项目“基础管理精细化、安全设施标准化、管理手段信息化”;江苏、重庆等省市按照“标准先行、内业指导外业,示范引导、以点带面”的原则,制定达标验收标准和评分细则,严格达标考核,充分发挥了标准化建设的基础性作用。
  回顾一年来的“平安工地”建设活动实践,我们有几点深刻体会:
  一是始终抓住责任落实这个关键,增强制度的执行力。明确责任分工,强化责任落实,严肃责任追究,是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有效方法。要落实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的监管责任,强化现场检查和责任追究;要强化项目业主总负责的意识,进一步完善“四级”安全保证体系,确保安全管理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切实提高制度的执行力;要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提升企业安全生产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责任落实问题实质上就是制度执行力的问题。我们不缺制度,核心是制度的执行力。制度不在于多,而在于是否有效、是否能落实到一线岗位。
  二是紧紧依靠管理创新这个手段,增强监管的有效性。抓好“平安工地”建设活动,要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切实加大建设工地的安全监管执法力度,促使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的贯彻执行,促进各项工作全面落实。要创新督查方式,按照层级管理原则,抓住安全责任链,加大督查力度,加强整改情况跟踪,增强督查效果。要创新市场监管模式,充分利用信用评价结果,发挥市场对工程安全行为的约束和引导作用。
  三是大力推广典型示范这个做法,发挥标杆的示范效应。全国公路水运工程点多面广,通过确定示范工程和示范工地,集中精力和资源,探索创新,抓好示范标杆的创建工作,积累经验,总结规律,完善标准,丰富内涵,以点带面,推动公路水运工程安全生产工作水平的提升。我部与国家安监总局联合对浙江杭州湾跨海大桥和福建翔安海底隧道等工程项目进行表彰,发挥了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四是全力营造安全发展这个氛围,提升安全文化的软实力。安全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安全发展离不开安全文化的支撑。要通过培训教育,营造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让一线工人的安全生产行为成为习惯,增强“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防范胜于抢险”的意识;让参建各方,特别是施工单位摒弃“安全靠运气”的思想,认识到抓安全也能出效益、保质量、保进度,实现制度管人、文化育人、细化到人,把“打造百年平安企业”作为不懈追求和发展愿景。
  一年来的“平安工地”建设活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效,这是我们认真贯彻国务院安全生产一系列指示要求的结果,是各级安监部门指导和大力支持的结果,更是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精心组织,各从业单位和全体建设者辛勤努力、扎实工作的结果,在此,我代表交通运输部,向为公路水运工程安全生产做出贡献的各有关部门,向奋战在工程一线的全体建设者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当前“平安工地”建设活动的开展与我们的目标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地区间、项目间活动开展不均衡,有的地方和项目仍存在安全投入不足,安全保证措施跟不上实际工作需要,安全管理活动必需的费用难以落实的情况。一些施工单位仍然以不合理低价中标,然后压缩安全投入换取利润空间;一些项目没有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机制,对存在的安全隐患排查不彻底、发现不及时、处理不到位;部分项目施工机械设备管理不到位,机械设备陈旧老化,安全性能差,台账不齐全,进出场报验制度执行不严,特别是大型非标设备未主动向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报验,租赁的施工设备管理存在较多漏洞,埋下安全隐患。这些都要在下一阶段“平安工地”建设活动中重点予以整改。
  二、交通建设生产安全形势依然严峻
  “十二五”期间,我国交通将继续保持大建设、大发展的态势,建设资源供给与建设规模需求不适应的矛盾依然突出,影响安全生产的深层次问题不断累积,经济社会进步和发展方式转变对工程安全又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工程质量安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形势依然严峻。
  (一)安全事故有所抬头。从2010年全国交通建设领域生产安全事故统计分析来看,虽然通过“平安工地”建设,事故总量同比降幅明显,但安全形势依然不容乐观,表现在:一是较大事故上升较快。死亡3-9人的较大事故同比分别增加37.5%和16.7%,分别占事故总量的21.2%和43.3%。较大事故增长与建设规模的增长有关,但绝不能成为我们容忍较大事故上升的理由。二是非主体工程事故有所增加。附属临时工程、服务区及收费大棚、临时施工便道和边坡防护工程等非主体工程全年共发生事故14起,死亡26人,分别占事故总量的26.9%和26.8%。三是非现场死亡率居高不下。全年事故涉险人数163人,其中事故发生时当场死亡46人,占涉险人数的28.2%;因抢救无效死亡51人,占涉险人数的31.3%。说明现场应急处置和保全生命的救援能力仍然不足。今年1月至6月15日,全国交通建设工程领域共发生生产安全事故35起,同比增加29.6%;死亡67人,同比增加19.6%。其中,死亡3-9人的较大事故10起,死亡41人,同比分别增加25%和32.3%。桥梁工程的事故居第一位,集中在桥梁桩柱,多为坍塌、高处坠落,死亡人数占事故总量的50.7%,管理不到位和人员违规误操作是诱发事故的主要原因。从部质监局的事故分析报告看,今年上半年的事故特征有三点值得注意:一是事故发生的时间节点比较集中,大多在作业人员吃饭、交接班和作业疲劳、夜间休息等时段。这个规律值得分析,根据各地区实际,有针对性采取措施加以预防。二是模板、支架事故比较突出,此类事故今年上半年已发生9起、死亡27人,分别占事故总量的25.7%和40.3%;其中,较大事故6起、死亡24人。进一步分析可以看出,高墩模板爆裂、支架(或脚手架)垮塌、隧道坍塌、特种设备使用不当等易导致较大事故发生,必须引起高度关注。三是地质灾害事故时有发生,除西藏墨脱公路雪崩事件外,今年上半年因地质灾害引发的生产安全事故共7起,死亡21人,多为突发暴雨山洪或坡体长期受雨水浸泡(或雪水消融作用)引起泥石流或坡体滑塌。这说明我们在工程某些区域、时间段上还存在安全管理的死角和盲区,必须针对这些因素作出明确要求,切实加强对重点部位、重点时段的安全管理。
  (二)项目施工的安全风险增大。一是近年来工程建设成本不断攀升,一些项目出现资金紧缺,给安全监管带来了新的挑战。二是工程建设大都转入工程条件更为复杂的山岭和水域,桥隧施工比例增大,高墩大跨结构增多,深挖高填施工作业量增加,特种设备与特殊工艺大量使用,加之极端天气的频繁出现,地质灾害时有发生,使得质量安全风险更为突出。三是一些地方盲目缩短建设工期,有的项目前期工作不充分,施工中受征地拆迁、阻工事件等影响,合理工期无法保证。此外,跨越已有公路、铁路的跨线施工项目显著增多,也使得安全风险叠加。四是民营投资的项目市场份额逐步增大,BT、BOT、EPC、项目代建等多种项目管理模式并存,导致项目业主的建设管理能力参差不齐,项目建设目标的价值取向差异性大,安全生产经常被忽视。五是有的建设单位管理行为不规范;有的企业投标弄虚作假、围标串标、低价抢标;有的招投标代理机构参与合谋围标串标。市场行为的不规范,导致中标企业特别是实质性承担施工任务的企业安全生产能力和条件得不到保证。
  (三)制约安全生产的因素增多。一是管理能力相对不足。建设规模持续高位运行,具备实体能力的从业单位与建设规模需求不适应的矛盾日益突出,集中表现为部分地区和项目安全管理能力跟不上,项目安全监管力量不足,有经验的项目经理、特种设备持证人员、熟练工人和安全管理人员供不应求,工程施工安全高风险与从业队伍低能力的矛盾更加突出。二是安全投入不足。表现为人力投入不足、资金投入不足、设备投入不足,忽略现有施工单位的实际工艺水平和能力。三是设计深度不足、施工工艺及安全技术标准相对滞后。一些项目设计片面追求创造纪录,而不是从项目实际功能的要求出发,导致施工风险增大,给安全生产埋下隐患。四是安全制度的执行力差。一些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安全制度缺乏针对性,有的专项施工方案“写一套、做一套”,制度制定和实施“两张皮”。安全制度在执行中打折扣的现象更是屡见不鲜,安全生产的很多制度措施成为“写在纸上、挂在墙上”的摆设,没有真正执行到建设工地、没有执行到施工一线、没有变成一线作业人员的行为习惯。
  这些问题也都是老生常谈,曾多次提出,一直没有得到彻底解决,确实有其复杂性。“平安工地”建设活动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我们要用好这个平台,加大力度解决好这些问题。
  三、全力开创交通建设安全生产新局面
  “十二五”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各种矛盾和问题的凸显期、易发期。面对持续高位运行的建设规模和依然严峻的安全形势,我们必须要以如履薄冰之心,扎实抓好安全生产各项工作。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公路水运工程安全生产工作的总体思路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安全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交通运输发展方式和加快推行现代工程管理为主线,以“平安工地”建设活动为抓手,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把事故预防作为促进安全生产的主攻方向,把规范安全管理和施工作业行为作为促进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把加强基层、基础工作作为促进安全生产的两个着力点,把科技进步、教育培训、信息化建设作为促进安全生产的三个重要支撑,落实责任,依法监管,努力促进全行业施工安全形势的持续稳定,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提供强有力的安全保障。
  “平安工地”创建活动,是部党组在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新一轮大发展、大建设的形势下,为促进全行业安全发展所开展的一项重大活动,是一项长期工作。各地要在前期成果的基础上,再接再厉,把“平安工地”建设活动这个载体用足、用好、用到位,注重把“平安工地”的创建成果转化为制度化的长期要求,把“平安工地”建设活动不断引向深入。面对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依然严峻的安全形势,我们必须用现代工程管理的理论指导“平安工地”建设:在管理理念上,更加关注以人为本,把保证人的生命价值作为项目建设成果的主要表征;在组织结构上,更加注重团队优势,各方配合,共抓安全生产;在管理行为上,更加注重标准化建设、精细化管理,把安全生产落实到各个环节;在管理手段上,更加注重科技和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保证项目建设的全过程安全生产可知可控;在管理目标上,更加追求安全、质量、效率、效益的统一。把“平安工地”建设作为实践现代工程管理的重要载体,作为推动科技进步、行业文明的有效途径。
  下一步“平安工地”建设活动的工作重点,主要是“三个强化”和“四个推进”:
  (一)进一步强化“本质安全”的理念。“本质安全”是管理学中安全管理的高层次文化理念。主要是指安全管理要实现人的安全可靠性、物的安全可靠性和系统的安全可靠性。过去人们普遍认为,高危险行业发生事故是必然的,不发生事故是偶然的。但是“本质安全”告诉我们,如果我们注重人的安全可靠、注重物的安全可靠、注重系统的安全可靠,在工作中处处按照标准、规范作业,就能把事故降到最低,甚至实现“零死亡”,从而实现高危险行业“发生事故是偶然的,不发生事故是必然的”,这就是“本质安全”所追求的目标。我们在工作中习惯成自然后,不习惯的行为则是偶发的。如果按照标准规范和程序执行,坚持用安全意识控制自身行为,那么,不发生事故是常态的,发生事故是偶然的。过去讲“安全靠运气,发生事故是运气不好”,“不发生事故不可能”。今天,我们在这次会议上要着重推广“本质安全”的理念,在工程建设中我们要始终考虑到人、物与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如果在人的操作性上不可靠,就要解决好人的可靠性问题;如果是物的不可靠(包括装备、材料、工艺和设备等方面),就要解决好物的可靠性问题;如果是系统的不可靠,那就解决系统组织协调问题。只有“三个不可靠”都解决了,才能实现“本质安全”的目标,实现“高危险行业发生事故是偶然的,不发生事故是必然的”。这次会议要将“本质安全”作为“平安工地”建设活动一个重要原则,从本质安全的角度看我们的安全生产管理,使人的可靠性、物的可靠性和系统的可靠性有机结合。因此,要以“平安工地”建设活动为抓手,立足基层、班组,夯实基础,通过安全设施的标准化建设和对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实行动态监控,消除工程实施过程中各种不安全状态,达到工程项目建设的“本质安全”要求;要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尤其要注重培养“安全习惯”。美国教育家曼恩说:“习惯就仿佛一条缆绳,我们每天都为它缠上一股新索,不要多久就会变得牢不可破。”所以要把这种从一开始的“不习惯”培养成为习惯,最终成为一种不可缺失的生产生活方式,这就要加强安全培训教育,帮助从业人员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减少或消除不安全行为,以达到人的“本质安全”,最终实现公路水运工程“零伤亡”的安全目标。
  (二)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责任落实。一是要强化企业主体责任。施工企业作为项目建设的主体责任者,必须保证工程所必须的各种资源配置和安全投入,确保安全机构、人员、设备、经费等按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合同承诺履约到位。要加强自查自纠,强化从业人员特别是施工一线作业人员的教育培训和规范管理,马鞍山大桥推行的“一校、一会、一志”,与会代表非常赞同,把安全教育培训放在工地、放在一线,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使工人始终处于安全意识之下,是很好的现场管理手段。二是要强化建设单位的组织领导责任。建设单位发挥牵头抓总的作用,其能力和管理水平关系到项目建设的成败,要始终将安全管理工作放在建设管理的突出位置,在制度建设、人员配备、经费保障、工期安排、督促检查上狠抓落实。三是要强化相关部门的监管责任。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安全生产的组织领导,单位(部门)一把手要做到在其位、谋其政、尽其责,要在安全机构、人员、经费等方面提供必要保障,强化目标考核,优化安全工作环境。监管部门要认真履行安全监管职责,强化监督检查,督促整改落实,消除事故隐患,充分发挥保驾护航作用。四是要严格落实安全事故隐患问责制。对发生事故隐患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要严格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严肃处理,绝不姑息,做到问责关口前移。
  (三)进一步强化安全风险预控措施。安全生产重在预防。风险评估作为行之有效的风险预防措施,被各行业广泛采用。部高度重视安全风险评估工作,近年来一直在大力推动此项工作。特别是湖南凤凰桥跨桥事件发生后,我们在总结教训时,有一条很重要的经验,如果有一个良好的风险评估机制,尽管一座桥的桥型很好,工艺也不难,进行评估风险后就会发现,找不到合格的石匠,没有这样能力的施工队伍,也就不会采用这种桥型。去年,部出台了设计阶段的风险评估制度。前不久,又印发了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阶段风险评估办法。各地要结合实际,抓紧实施工程安全风险评估制度,确保工程风险管理始终心中有数,始终处于受控状态。一是建设单位要对极高风险的施工作业,组织专家或安全评估机构进行论证或复评,提出降低风险的措施方案,并向交通工程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报备。二是施工单位要充分利用风险评估成果,完善施工组织设计和危险性较大工程专项施工方案,对项目施工过程实施预警、预控、预报、预防。三是监理单位要做到施工组织设计文件、危险性较大工程专项施工方案、应急预案与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同时审查;无风险评估报告,不得签发开工令。四是各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在履行施工安全监管职责时,应将工程安全风险评估制度实施情况纳入检查范围,对极高风险的施工作业要重点督查。同时,各地也要按照部统一部署,认真组织开展以桥隧工程防坍塌为主的隐患排查专项治理活动,重点整治桥梁工程深基坑支护与监测、临时支架和脚手架的搭设与拆除、大型模板的安装、挂篮施工,隧道工程初期支护、二衬浇筑进度,以及架桥机施工等,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四)进一步推进安全管理标准化建设。推行安全生产标准化,不仅是推动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上水平的重要举措,更是夯实筑牢企业安全生产根基的有效途径。部正在抓紧制定公路水运工程“平安工地”建设考核达标评价体系和施工安全标准化指南,各地也要做好相关准备,督促项目建设单位做好“平安工地”达标验收,加强行业督查。同时,要根据不同阶段特征,抓住关键环节,扎实推进安全管理“三项达标”工作。一是推动岗位达标。安全生产工作的重心在基层,重点在班组。班组在安全管理上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云南迪庆州香德二级公路肯古隧道“3.29”坍塌事故中19人受困、成功救援的案例充分说明了这一点。班组和岗位安全生产标准化是个基点,要充分发挥生产一线班组长的示范带头作用,把班组建设作为安全管理的着力点,加强培训教育和监督检查,发挥一线工人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二是推动现场安全防护达标。要关心一线工人的操作安全,必须确保个人防护用具达标;要鼓励企业增加安全投入,加强科技创新,确保施工现场布置有序,推进现场危险施工作业环境的防护措施达标。三是推动项目安全管理达标。管理达标要实现安全生产“五个统一”,即,统一施工安全管理程序;统一现场安全防护标准;统一安全培训形式内容;统一施工风险预警程序;统一用工登记管理形式。安全管理达标的核心目的,就是让标准成为习惯,让习惯符合标准,让结果达到标准。
  (五)进一步推进安全生产条件改善。加强安全生产科技攻关,积极推进“科技兴安”战略的实施,注重发挥产学研一体化的作用,特别要发挥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积极构建完善的安全生产技术支撑体系,提高施工作业“本质安全”的能力。大力推广装配化、工厂化和集约化的施工“大流水”作业。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发展成果,积极探索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施工安全远程监控预警方式与途径,逐步实现施工现场人员定位监控,危险部位施工过程动态监控。进一步研究和完善部省(市)共享、部门共享的数据库,各级交通运输建设管理部门依托信息系统,实现管理协同、信息共享和执法联动。要加快创新监管手段,大力推进安全科技化、信息化建设,为安全监管提供科技支撑,不断提高公路水运工程建设安全管理水平。
  (六)进一步推进监管能力和应急救援水平提升。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必须建立一支政治坚定、作风优良、业务精湛、纪律严明、充满活力的安全监管队伍。面对如此庞大的建设规模和繁重艰巨的监管任务,各级质量安全监管部门的同志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必须迎难而上、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奋发有为。一是要提升安全业务能力。要加强学习,不断丰富安全管理专业知识和现代工程管理的相关知识,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要提高行政执法能力。要加强对安全政策法规的学习,熟练掌握安全法律知识,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发扬“铁面孔、铁心肠、铁手腕”的“三铁”精神,秉公执法,不断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此外,相关部门和各从业单位要注重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应急处置是安全生产工作的最后一道防线,要完善应急体系和预案管理,加强应急物资和设备保障,加强应急演练,完善重特大安全事故和自然灾害监测预警系统,提高防范和处置突发事件灾害的能力。
  长期以来,公路水运工程安全监管战线的同志们不辞辛劳,默默奉献,为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一定要在工作上给予支持,生活上给予关心,切实保证相应的工作经费,为发挥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机构的专职作用创造条件。
  (七)进一步推进行业监管长效机制建设。开展“平安工地”建设,必须要从建立健全制度入手、从加大制度执行力入手,以建设项目为载体,实现安全监管和隐患排查常态化和制度化。一是建立企业自我约束机制。参建企业要严格按照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规定,切实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加强对项目部的管理、审核和检查。企业主要负责人和班子成员要经常深入施工一线,坚持带班、值班,抓督促、抓检查、抓落实,与一线人员同甘共苦,重心下移,靠前指挥。在危险性较大的工程作业环节,项目负责人应该跟班指导。不断增强企业抓安全生产的自觉性,形成企业安全管理的自律机制。二是完善市场诚信机制。要把企业在安全生产方面出现的问题,纳入建设市场信用评价体系,通过加强安全信用评价和奖优罚劣工作,建立“平安工地”达标检查和参建单位安全生产能力考核评价制度,并把检查评价结果与市场准入挂钩,形成工程现场与建设市场的联动约束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和社会对施工安全行为的促进作用,引导和督促企业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三是健全政府有效监管机制。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切实担负起监管职责,督促企业经常性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切实做到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五到位”。四是建立社会广泛参与机制。安全生产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参与。各地各部门要广泛宣传安全生产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宣传安全管理工作中的先进典型,主动接受舆论监督、群众监督和社会监督。
  同志们,安全生产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我们要切实增强责任感,坚持推进现代工程管理制度,坚持以“平安工地”建设为载体,全面树立“本质安全”管理理念,加大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的力度,提升安全工作实效,全力开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安全生产工作的新局面。
  谢谢大家!

 

来源:交通运输部网

  • 上一篇: 省航道局对连申线航道南通段、东台段进行质量安全督查
  • 下一篇: 关于开展“监理企业树品牌监理人员讲责任”行业新风建设活动的通知
  • 企业情况 | 企业业绩 | 企业荣誉 | 企业文化 | 学习园地 | 人才中心 | 联系我们
    企业简介
    华亿在线(原江苏华亿在线(中国)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隶属于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公司目前具有交通运输部水运工程甲级...[详细
    联系我们
    华亿在线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广州路225号
    电话:025-85829737

    邮编:210029
    Email:522897679@qq.com
    网址:www.crackplan.com